文章导航列表:
为什么有人说买基金的都是傻子
好多人说买基金的都是傻子,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实际上这种言论主要是指那些买基金亏损的人,因为整天折腾来折腾去的,结果没赚到钱不说反而亏了很多,看起来确实像大傻子。
由于股票基金主要是跟随A股市场而波动,因此经常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属于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
相比在证券交易所直接购买股票而言,基金的风险又要小一些,所以适合那种看不上货币基金、但又觉得股票风险太高的用户。
最关键的是基金的门槛较低,即便是小白用户或者资产不多的用户也能参与起来,如果配合定投这类手段又能降低不少风险。
闺蜜和我说在朋友介绍下买了一笔基金,据说收益很好,可是,我问她什么是基金,能保本吗,主要是通过什么投资方式赚钱的时候,她一点都说不出来。
你看,这完全就是一个基金小白啊,怪不得好多人都说买基金就是骗傻子。如果也有对此不清楚的,一定要一起来看下,毕竟基金可是也会亏损的。
从广义上说,基金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
很多朋友知道基金分为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可大家知道它们为什么叫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
基金就是骗傻子为什么这么说?那么这些基金都是什么概念,具有多大的风险,怎么选择呢?
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是指主要投资债券的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型基金。在国内,债券型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国家发行的国债(比如财政部),金融机构发的金融债(比如银行),以及央企国企等发的企业债。
相比较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具有收益相对稳定、风险较低的特点,是低风险偏好者心头好。债券基金风险相对较低,有养老投资需求的朋友也可以考虑购买。
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是指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都购买股票。60%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股灾期间,有些基民吐槽普通人都看出来下跌风险,基金经理为啥不卖出?不是不想卖,80%的规定,不能卖。
因为大部分资产都用来购买股票,股票市场的走势对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有最直接的影响。
购买股票型基金是不是风险很大?基金就是骗傻子为什么这么说?
股票型基金对股票投资进行了一定的分散,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通常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_10%,因而风险往往要小于持有单只股票的风险。想要投资多只股票而资金量不足象的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都购买股票。
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是同时投资股票和债券的基金,按照投资比例,混合型基金可以分为偏债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
偏债型基金是指投资债券比例超过80%并且投资股票比例不得超过20%的基金;偏股型正好相反。同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相比,混合型基金仓位变化比较灵活。基金经理根据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来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投资比例。
一些优秀的混合型基金能够在牛市中取得与股票型基金相当的收益,而在熊市中又能够通过大幅降低仓位而表现得比股票型基金更加抗跌。
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选取某个指数作为模仿对象,按照该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包含的全部或大部分的证券,目的在于获得与该指数相同的收益水平。
购买指数基金的一大好处在于成本低。由于指数基金经理用不着积极选股,所以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相对低。
购买指数基金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收益稳。牛市时,一些主动管理产品,可能出现亏损的情况,投资者没能享受股市上涨带来的好处,而购买指数基金能够避免这样的尴尬。
了解了这些基金的基本概念和风险后,我们就能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基金购买了,也就不用在做别人眼里的基金就是骗傻子的人,而是一个合格的理财者。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我们不能因为基金亏损了就觉得它不好,也不能因为它盈利了就大力吹捧。
产品终究还是要服务于人,并且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又有所差别,所以只要你有这方面的兴趣,在风险承受的范围之内买基金都是可以的。
2021买基金的都是大傻子吗?为什么大家都买基金?
大家买基金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说买基金的人都是大傻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分散风险:基金是由多种不同的投资品种组成的,通过购买基金可以将投资风险分散到不同的资产上,降低单一投资品种的风险。
2、专业管理: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经理进行管理,他们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和管理服务。
3、灵活性:基金的买卖非常灵活,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买入或卖出基金份额,相比于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等资产,更加方便。
4、低门槛:相比于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等资产,购买基金的门槛相对较低,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购买基金来参与资本市场。
5、多样化选择: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基金可供选择,包括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当然,投资基金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该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总之,买基金并不意味着是大傻子,而是一种投资选择,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需求来决定是否适合自己。
基金就是骗傻子为什么这么说?投资买基金靠谱吗?
说到投资方面,由于项目太多,每个人选择也有所差异。比如,有些人说购买基金好,收益平稳。也有些人说购买基金的全是大傻子。两种观点,你选择相信哪种?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基金投资的定义。基金投资是一类间接性的证券投资方式方法。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推出基金份额,聚集投资人的资产,由基金托管人(即具备资质的银行)代管,由基金管理人管控和应用资产,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随后共担投资风险、共享收益。了解基金投资的定义之后,我们进入到今天的主题。有网友说购买基金的全是大傻子,那么大家认可这种观点吗?为何有人会这样认为呢?原来,有些人说基金投资并没有优点,投资下去也是消耗钱。实际上,基金收益平稳,并且好处许多 。
基金投资有什么优点呢?比如:1、具备专家理财的优点(投资技术、信息灵通、国家政策参悟等);2、具备聚少成多的优点;3、重视投资组合,分散化基金投资风险性;4、费用相对性低廉(有税收优惠);5、透明度相对性较高(开放式基金)。当然,除了优点也有风险性。基金潜在的投资风险,可能伴随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但把基金作为不容易亏损的投资产品,显著是有失偏颇的。由于净值越高的股票型基金,当其持仓种类偏重时,如果碰到证券市场调节,隐含的投资风险和亏损是无法预估的。
买基金的为什么都是大傻子?
由于股票基金主要是跟随A股市场而波动,因此经常会出现亏损的情况,属于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
相比在证券交易所直接购买股票而言,基金的风险又要小一些,所以适合那种看不上货币基金、但又觉得股票风险太高的用户。
最关键的是基金的门槛较低,即便是小白用户或者资产不多的用户也能参与起来,如果配合定投这类手段又能降低不少风险。
俗话说,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我们不能因为基金亏损了就觉得它不好,也不能因为它盈利了就大力吹捧。
产品终究还是要服务于人,并且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又有所差别,所以只要你有这方面的兴趣,在风险承受的范围之内买基金都是可以的。
买基金的都是大傻子吗?
实际上这种言论主要是指那些买基金亏损的人,因为整天折腾来折腾去的,结果没赚到钱不说反而亏了很多,看起来确实像大傻子。
譬如我有一位朋友,从余额宝赚到股票基金后,每天就琢磨着今天涨多少明天跌多少,一年下来收益率还比不上余额宝,关键是每天操碎了心还不如买余额宝呢。
当然,这更多的是一种气话和一种调侃,基金同样是一种受到许多人喜爱的理财产品,包括余额宝本身也是基金的一种。
都说买基金的人是傻瓜?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买基金呢?
每个人的理财理念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竿子打沉一船的人。好比当初马云建立的淘宝,还是被很多人骂傻子,但是现在事实胜于雄辩。
拓展资料: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即具有资格的银行)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投资,然后共担投资风险、分享收益。基金定投是骗局吗?
基金定投大部分都是针对于小白的,而小白由于什么都不懂,很容易被带进沟里,但你身边有值得信赖的人,可以看准一个基金,定投即可,所谓的基金全是坑大家最好不要买都是不懂的人被坑过的,具体可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
1、基金定投骗了一大堆傻子怎么回事当然是大忽悠了,估值特别高的时候还定投那不是傻么,估值高的时候应该只卖不买,清仓离场。
定投有它的适用阶段,当估值比较低的时候开始定投,由于估值还有可能更低,定投能很好的分散风险,同时强迫自己买入低位筹码。
定投的核心观点应该是市场的低点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不断买入,应该差不了。
2、基金全是坑大家最好不要买真的吗也不全是坑,只是对于小白来说,不懂的话就容易误信所谓的人带领,告诉他们定投哪些,在高点时买入其实很亏,一般都是跌的时候买,高价的时候卖。
基金的种类很多,有的基金收益低,有的基金收益高。
低的收益有百分之几、十几,高的收益有百分之几十,一百多,二百多的。
比如投资五十万基金,收益百分之一百,那他就转了五十万了。如果收益是百分之更大的数,赚的也就更多了。
基金和股票差不多,并不是那个基金都是赚钱的,也有赔钱的可能。股市的一句话同样适用于基金,就是股市(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3、基金定投看靠谱吗这个问法就像问买股票靠不靠谱一样。这不存在靠不靠谱的说法,股票、基金都是合法公开的投资产品,对于那些表面正规但实际上是非法集资的产品来说,基金确实是靠谱的。
但是你指望它像债券一样到期还本付息,那就未必靠谱。因为它的收益是根据市场情况而浮动的,没办法保证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但基金定投是在固定的时间,投入固定的金额到某只特定的基金产品上,定投最大的好处是平滑成本,比如第一天买入的时候是1块钱一份,第二天它下跌了,你继续买,然后到第三天的时候回涨了一点,虽然还没到1元,但算下来你可能还是小赚了一点。
所以基金要想获得平稳收益,是要适当地长期持有,当然基金经理的业绩能力也很重要。
股民的鄙视链,为什么股民看不起基民,连基金经理也不信任?
记得在谍战剧《悬崖》中,有个特工说过一句话:“在我们这个行当里,怀疑,是最好的品质”。
那么,在投资这个行当里,最好的品质又是什么呢?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的话,金小鹊认为是理性。
因为,投资是认知的变现,投资即决策,决策差异的根本是认知水平的差异。成功的投资需要完整的体系支撑,多维度的认知能从不同层面优化一个人的投资体系和判断指标。
比如对行业和企业经营的认知: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价值链分布、核心竞争力、增长驱动因素等;对交易系统的认知:仓位管理、风险管理等;对投资思维的认知:安全边际、复利等。
那些喜欢亲力亲为、自己炒股的人们,习惯于追涨杀跌、频繁交易,那是因为他们的认知里,认为自己能判断趋势,做好择时与波段。不过,此时此刻,傲慢、固执、狭隘掩盖了他们的理性认知。
而那些买基金的散户,其认知里就认为“投资是专业的,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所以他们才会相信基金经理炒股比自己炒股强太多。于是他们买基金了,当然很多人都赚钱了。
11月17日,中欧财富发布基金投顾行业首份白皮书报告——《试点一周年:公募基金投顾白皮书》,其中数据显示,持有基金投顾3-6个月的客户中,盈利占比93.23%;持有6个月以上的,盈利占比98.62%;即使是持有时间不足3月的,也有70.79%的客户盈利了。
不仅仅是选择自己炒股还是买基金的问题,就连上述的持仓时间长短也是认知的维度之一,当然最终的收益也是大不相同的。
炒股不如买基金,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如今,在频频上演“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糟心闹剧后,越来越多的散户开始转战投“基”了。
据互联网数据挖掘平台MobTech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基民规模突破8000万,新增基民突破2000万,移动互联网基民数量正呈稳步上升趋势。
另据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数量7644只,管理规模合计17.8万亿元,较2019年末规模增长了21%。
此外,据中基协发布的10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截至10月底,私募基金的总规模高达15.84万亿元,单月猛增超7200亿元,是今年以来增长最多的一个月。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其数量和资管规模都在今年上了一个大台阶,这说明中国的散户认知在进步,理性认知在提高,“专业人做专业事”在实践中兑现。
那么,对广大散户而言,从股民到基民,如何做好基金筛选与投资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
一. 历史业绩
在基金投资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比基金的历史业绩,重点关注5个细节:
1.关注基金短中长期的业绩表现,3个月,6个月,一年,三年,五年这几个期限,并试图挑出在市场上排名前1/4的基金;
2.看基金在短期内是否有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如果有,还要去查接盘的基金经理,查Ta管理最久的产品情况,是否满足上述第一点要求;
3.看历史业绩中,极端行情下的基金表现,特别是基金的回撤控制能力,是否比同类平均水平要强。比如你可以重点关注2008年,2015年,2018年的业绩表现;
4.当你在挑选基金经理的时候,一定要看他名下管理的同类基金的表现是否大体一致,比如重仓的股票是否一致,净值波动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更能体现基金经理的策略稳定性比较好,且能表明Ta不是在做押注式投资。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押注不同的板块,或许部分基金的业绩表现会非常不错,但这并不能体现他的能力强,而是他的运气好,这是比较具有迷惑性的;
5.关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变动的情况,如果管理规模大幅增长,要考虑基金经理是否有能力操盘更大的资金;如果其管理的规模下降特别快,也要小心了,因为基金经理本身或市场上出现了比较大的负面冲击。
二. 持仓情况
在查看和对比基金的历史业绩后,还应该查看持仓情况等,重点关注5个方面:
1.关注基金重仓的板块和股票,看看是不是和你的投资偏好相吻合
2.关注换手率,因为换手率可以反映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那些投资股票多,自上而下选股,偏向长期价值投资风格的管理人,一般来说换手率比较低。而擅长择时和趋势跟踪的管理人,换手率会高些。
目前市场上80%的(偏股)基金是做股票多投策略的,因此如果换手率太高,比如高于300%,或许说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漂移不够稳定,但也有一些做趋势跟踪,做得非常好的基金经理,但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这要看你的投资偏好了。
3.看持仓的集中度,因为持仓集中度高的基金经理,一定是对某个行业、板块或公司有着明显的偏好;而持仓集中度低的,基金经理是相对分散的、均衡的去做配置的,风格各有不同,就看你的喜好了。
4.看有没有海外持仓,因为很多中国的优秀企业是在海外上市的,而在海外整体的估值是低于国内的,如果大家有海外布局的需求,可以持有一定的海外持仓的基金,比如港股持仓,去年年底至今,有很多机构在港股的持仓是逐步提高的。
5.看持有人结构,作为散户购买基金,我们尽量在优选基金管理人的前提下,选择机构资金占比较低的那只基金,如果购买的是机构资金占比较高的产品,一旦机构出现大量赎回,是非常影响基金运作的。
总之,投资是件专业且严肃的事情,成功的投资,更是一个人认知的变现。如果认知水平跟不上,那么凭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因为,你的认知缺陷注定了你会亏钱。
“傻瓜才炒股”,“笨蛋才买基金”,这么说有道理吗?
在我看来,兼而有之。
首先,所有的金融行业机构,不管是大基金(比如易方达,博时等)也好,还是第三方理财机构(比如宜信,诺亚等)也好,或者是财经媒体也好,宣传的口号都是类似的:市场是可以预测的,中小投资者只要听专家的话,或者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去管理,那么他们就能获得比市场平均回报更好的投资收益。
伍治坚通过《小乌龟》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你们中小投资者都是笨蛋,轻易相信了这些机构的忽悠,被他们当猴子耍。因此他通过列举很多例子的方法,来支持他的论点。应该说这是有点另类和非主流的观点。
当然,如果你对国外的投资文献比较熟悉,可能也不会觉得伍大的观点有多么另类。主动型基金业绩不佳,基金经理过于忽悠这个问题在国外已经被研究透了,有不少畅销书(比如查尔斯艾利斯,约翰博格尔,大卫斯文森等)都谈到过这些问题。伍大的观点和这些人比较相似,即投资者应该购买费用更低的指数基金,而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挑选股票或者基金。
从我对我身边那些股市散户的观察来看,这些“韭菜”确实更时候购买伍大推荐的指数基金。连公司报表都不会看,挑选股票基本都是靠朋友或者股友的小道消息,这哪叫投资啊。还是老老实实买个指数基金,该干嘛干嘛去。
请添加详细解释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