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保交所牵头 20多家头部保险公司参与了
据记者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预计将在陆家嘴论坛上发布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相关实施细则和开设再保险“国际板”的相关交易规则。
具体来说,实施细则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从方向指导到行动实施的关键转变,是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实际操作手册。
再保险“国际板”是指利用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和相应规则,实现高度电子交易和高度信息披露要求,通过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对国际再保险业务进行统一的交易信息登记。其中,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是指以数字再保险登记结算平台为底层支持,支持构建国际再保险进入业务交易市场的数字再保险交易系统。
再保险作为保险业的“稳定器”和“减压阀”,也是我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据记者了解,再保险“国际板”主要由上海保险交易所牵头,由各类龙头保险企业打造。去年年底,十多家保险机构明确表示,他们参与了再保险“国际板”的联合建设,随后又有多家主体加入。截至目前,在再保险“国际板”交易规则建设小组中,共有20多家中外龙头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积极深入参与。
“再保险‘国际板’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跨境再保险交易的透明度、规范性和便利性。一家开展国际再保险业务的国内保险机构表示,一旦建立了行业交易规则、交易标准和统一渠道,将有利于提高国内保险机构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热情,通过整合国内资源形成稳定的承保能力,扩大国际市场,降低跨境交易风险。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再保险功能区”
许多再保险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建设再保险“国际董事会”及其配套规则,叠加政策吸引力,将促进机构和人才围绕再保险“国际董事会”聚集,有利于建设再保险登记、交易、清算、投资、创新、交流、文化、自律、信用生态系统,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再保险功能区”,进一步扩大我国再保险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赵明认为,再保险“国际董事会”的深远意义包括:一是促进保险市场高水平开放,深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国际成熟市场,逐步扩大跨境再保险市场规模;二是充分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后期优势,有利于中国再保险市场深入参与全球风险治理,塑造新的合作空间;第三,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我们可以坚持“全球化”和“进入”,协调国内外市场,提高中国再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中国太保产险作为“交易规则建设小组”成员之一,一直在积极帮助筹备再保险“国际板”建设。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精算师陈森建议,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应注重其国际性,能够承保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再保险业务,弥补当前国内再保险市场几乎只承保国内业务的不足;二是注重专业和精细,注重引进在某些特殊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的再保险人才或专业团队,培养独特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