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仲茜
工业高地和资本高地是科技创新高地!6月9日,随着阿特斯登陆科技创新板,苏州迎来了第50家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
苏州的“科技创新板块”占据了江苏科技创新板公司的一半,约占全国的1/10,紧随上海和北京,在中国排名第三。值得称道的是,苏州是中国“科技含量”最高的科技创新城市之一——科技创新板公司数量约占苏州a股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居全国第一。
长江奔涌而过,太湖与城市相依。苏州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镇,在政策的帮助和资本的渗透下成长,形成了科技创新生态。
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善鸿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科技创新板的包容性和前瞻性使许多苏州科技创新企业如鱼得水。”,三年多来,苏州抓住资本风口,在播种、耕种和收获方面跑出了积极循环的加速度。
创造多个“第一”
总市值4577亿元
苏州制造业的“家庭背景”可以通过一组数字勾勒出全球6家“灯塔工厂”、3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1家国家专业新“小巨人”企业、1.3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万多家优秀制造企业。
科技创新板成立以来,苏州积极培育和运输科技创新企业登陆资本舞台,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一直处于全国城市的前列。
在首批上市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中,华兴源创、天准科技、汉川智能三家来自苏州。在科技创新板的舞台上,苏州企业创造了许多“第一”:科技创新板第一股华兴源创,第一家未盈利上市公司泽京制药..
从行业分布来看,苏州拥有“激光芯片第一股”长光华芯、“中国机器视觉第一股”天准科技、“机器人关节第一股”绿谐波、“充电桩芯片第一股”东微半导、“汽车规则芯片第一股”纳芯微、“国内CPU第一股”国芯科技、“MEMS第一股”敏芯股等。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牵引的产业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50家科技创新板公司专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与苏州四大主导产业高度一致。
截至2023年5月底,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IPO融资总额达到562亿元,总市值4577亿元,市值超过100亿元。总体而言,科技创新板公司增长良好,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2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7%;净利润65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近80%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家公司的收入翻了一番;近60%的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6家公司增长100%以上,最高192%。
支持硬科技的研发力度很大
研发人员占近30%
苏州人共同的习惯和追求是把平凡变得非凡,把平凡变成特色,把优势变成优质产品。用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的话说:“苏州人骨子里就是不甘人后不服输。如果别人不做,我们先做;每个人都在做,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苏州科技创新板块突如其来的奥秘之一是始终保持科研投入和研发强度的高水平。数据显示,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均为高新技术企业,80%入选瞪羚计划企业,18%入选独角兽培育企业,70%入选市级以上专业新认定企业。
数据显示,2022年,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研发投资总额达到74亿元,同比增长30%;平均而言,R&D投资占营业收入的12%。
人才是创新和活力的源泉。截至2022年底,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汇集了一支1.6万多人的科研团队,平均每家公司330多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近30%,7家公司的研发团队500多人。
在研发成果方面,截至今年5月底,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专利申请总额为1.7万件,有效专利总额为1.3万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额为4500件。每项专利申请的平均数量约为340项,有效专利的平均数量约为266项,授权发明的平均数量约为90项。
其中,华兴源创、特色材料、绿色谐波、固德威等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了产学研究中心。天准科技、江苏北人、泽静制药、敏芯股份、纳微科技等企业积极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突破。
资本嫁接行业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
曲晓华是光伏龙头阿特斯的创始人,他的家乡在苏州,阿特斯也成为苏州第50家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
一些投资者认为,苏州企业可以在科技创新委员会突然崛起,这是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苏州培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培育了大量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基础。拥有纳米新材料、生物医学、高端纺织等三个国家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中国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之一。
“育苗造林”催生了创新动能,构建了科技创新生态,使苏州优质企业从“繁荣”转变为“树木参天”。2022年4月,苏州发布了《苏州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了“育林计划”和“参天计划”的实施,为优质科技创新创新企业从“上市培育阶段”到“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阶段”提供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同时,苏州积极与三大交易所共建培育服务矩阵,升级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为拟上市企业服务。
股权投资的价值发现功能也是产业创新要素串联的重要环节。目前,苏州已成为中国股权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截至2022年底,苏州已注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461家,占全省36%,居江苏省第一,管理各类备案基金产品2078家,管理基金总规模(净资产)近4800亿元;在苏州注册的备案基金有2000多只,共认购8000多亿元。
资本联姻科技创新的结果之一是,在苏州科技创新板公司上市前的股权结构中,前十大股东中平均有6家是股权投资机构,平均持有公司44.6%的股权。
苏州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全力打造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用“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的“生态雨林”。与此同时,苏州也在不断建立坚实的科研基础,不断布局科技创新体系。
今天的苏州,正在用创新来标注未来的高度,用发展的风帆向前发展。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