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近日,证监会对我乐家居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个股个人行为立案查处,快速查清犯罪事实,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从严从重监督执法,有效地提振了市场情绪,还对违规减持构成了威慑,推动了销售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此次依法查处,展现了“快、准、严”行动构思。最先,9月6日,上海交易所下达监管工作函;9月7日,证监会对我乐家居有关公司股东立案侦查;9月15日,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下达行政处分事先告知书,上海交易所对涉事公司股东给予政纪处分。从立案侦查到下达行政处分事先告知书,监督机构仅用时一周多。快!
次之,减持股份是上市公司有关股东的权利,可是股东减持股份必须要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开展,否则就会毁坏市场监管,损害债权人权益。在这个例子中,监督机构充足厘清了涉嫌股东违规操作,紧抓高管增持个人行为里的违反规定一部分,认定其压实线5%的高管增持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36条、第63条有关规定,并依照《证券法》第186条进行处罚。准!
再度,这一次违规减持不会再“罚酒三杯”,着重严肃查处严格监管构思十分明确。根据公告,中国证监会拟依规收走涉嫌公司股东非法所得1653万余元,并严格惩处3295万元罚款,总计罚没款4948万余元。不但要处罚,上海交易所还对于该违反规定公司股东开展公开谴责和处理决定。中国证监会表明,想让勇于违法行为人遭受应该有处罚、投入悲痛成本。严!
在国家明确提出“要活跃性金融市场,提升市场信心”的大环境下,减持新规作为主要落地式配套措施,市场关注度高、期待高。
但是却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公司的股东无视规则,违规减持,显现出金融市场存在多个难题:极少数公司的股东对资本市场标准理解不透,缺乏法律意识;监管部门对违规减持惩处力度震慑不够;销售市场没有很好的外置防止方式等。
此次中国证监会严格处罚我乐家居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个股个人行为,向社会释放出来确立信号,就是让违反者投入“有疼痛感”代价,造成震慑实际效果,也彰显了提升上市公司治理、维护市场健康运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升市场信心决心。
引以为戒,期待“关键少数们”真真正正担任带头作用,少一点“一不小心”,多一些责任感,也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