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张军
继8月底颁布年底分红与高管增持“挂勾”有关,根据设置年底分红等因素管束减持行为后,9月18日中国证监会再一次公布有关规定,正确引导上市企业提升年底分红水准,压实销售市场良性发展的基本。
提升股息分红水准,对投资者来说,能提高收益,提高幸福感。上市企业则可以更好的呈现优良的盈利、突显升值空间。
近些年,A股上市企业股票分红幅度伴随着业绩提升持续走高。Wind资料显示,2022年A股上市企业各当年度年底分红总额达2.14万亿,首破2万亿,这也是2017年年底分红总金额首破万亿后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但年底分红并不是愈多愈好,上市企业既要考虑到为投资者收益,也要兼顾公司发展需求。不一样公司经营情况不一样,所在发展过程各不相同,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传统产业,如金融业、网络资源类上市企业,因为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发展趋势已处成熟,更偏重于一定比例年底分红,以收益股东和提振市场信心。而不少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产业,因为归属于发展期,针对融资需求比较高,因而更偏重于开展低占比或者是不开展股票分红,以保留更多资金用以产品研发、扩张和自主创新。
最近证监会发布进一步完善年底分红有关措施,早已考虑到了不同种类企业差别。对于不派息或年底分红比较少的企业,在政策上提升管束、催促年底分红。据调查,有将近200家公司十年不曾年底分红过,在其中,大部分企业由于企业经营困难,业绩下滑或亏损;也是有公司负债率比较高,公司没有年底分红或低分红;也有部分企业盈利能力比较不错,但依然选择不年底分红。
除此之外,一些公司存在异常大比例年底分红、经营亏损下年底分红、高杠杆年底分红等诸多问题。例如,当公司有资金需求时,突袭大比例年底分红,以获得股权融资资质。这样的情况,个人投资者并不是能够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性价比高,且公司能否持续年底分红有疑问。也有业绩亏本或高负债的情形下也大格局派现,虽然能短时间保持股票价格和股东自信心,但是却可能增加经营风险。
证监会发布在不断地制度上正确引导、激励、勉励上市公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年底分红,有利于更改销售市场重股权融资、轻回报外貌。投资者们真真切切地发送到公司成长市场红利,更加是提振市场信心,更强提升吸引力的必然选择。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