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
9月19日,广发证券举行了A股发售20周年暨2023年投资人开放日活动。
在活动现场,广发证券老总张佑君表明,与有着近百年历史沉淀的全球领先投资银行对比,广发证券仍然是一家年轻企业,“大家对未来充满信心”。广发证券经理杨明辉还表示,企业将不断提升竞争力的影响力和,变小与国际一流投行的差别。
追寻“世界一流”三部曲
张佑君表明,广发证券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视野和不断追求卓越遗传基因,二十多年来,企业对“世界一流”的向往大概能够分为三个阶段:
1995年到2005年,是建设世界一流公司的初步探索期。企业成立之初,集团公司就提出了“建立具有全球水准的证劵公司”的需求。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精神,企业在这一阶段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给出了变成“亚洲地区有影响力的中国投资银行”的未来愿景。
2006年到2015年,是企业建设世界一流公司的积极推动环节。2006年,公司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致力于我国业务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企业通水回收贝尔斯登,全资收购里昂证券,2011年成功实现新加坡上市,变成国内第一家A+H股IPO的证劵公司,国际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6年迄今,公司进入基本建设国际一流投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系统总结以往发展经验,提出新的未来愿景,并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投资银行,持续实施全球一体化营销与管理。
对比高盛公司找差距
杨明辉表明,研究表明,以高盛公司为代表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具备几个重要特性:一是经营规模规模大、全球影响力强,在当代经济和金融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明显功效;二是国际化程度高、销售市场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均具有绝对先发优势;三是业务体系健全、金融服务能力很强,能更好地满足全世界顾客的各种投资融资要求;四是业务架构平衡、对冲交易能力很强,能够较好地抵挡全世界金融的风险。
他表示,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对比,广发证券在国际化程度、品牌知名度、负债表扩大及管理水平、互联网金融水准、人才团队等各个方面仍有较大差距,间距基本建设国际一流公司的目标还有很长。
一是经营规模规模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差距明显。2023年上半年度,高盛公司资产总额经营规模是企业的7.6倍,资产总额是企业的3.2倍,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的5.2倍,纯利润是企业的2.7倍。
二是跨境业务占比较低,全球化竞争能力仍然不够,在国际范围内开拓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能力相对较差。企业海外经营收入占比仅为15%上下,这和高盛公司、摩根斯坦利等30%~40%国际收益还有差距。
三是资产负债率运营能力受到限制,抗周期时间起伏水平不是很强。企业杠杆比率为4.2倍,与高盛公司、摩根斯坦利等10倍左右杠杆比率还有差距。
四是人才团队结构性矛盾突显,信息科技水平和发展需求还有差别。现阶段,企业的国际化工作经验人才资源无法满足战略发展规划,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不足,数据价值不能得到深入挖掘和发挥。
打造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杨明辉称,为创建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企业将构建起可以满足全世界用户需求的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对标的业务体系,在市场竞争力上稳步发展,不断完善产品模式,拓展产品作用,覆盖更多行业和资产类别,充分发挥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细化世界金融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全球金融市场遮盖。
建立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公司已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标准,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整体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股票投资风险导向作用,不断完善国际一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系统,对企业开展的所有业务种类、开展业务的每个国家地域完成风险管控全面覆盖。守牢风险性道德底线、合规管理底线,不断增强抵挡世界金融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公司专业化管理能力,以规范应急管理体系保障企业久久为功。
建立国际一流投资银行,企业将融入国际性运行规则,推动地区运营管理机制多方位更新。提升系统能力基本建设,制订标准、打造生态、加快迭代更新。不断优化队伍体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完善以民为本、市场化管理的人才强企,培育和铸就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和善于协作的员工队伍,强化对高级人才、行业领域顶尖人才和跨境业务专业人才贮备。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贯彻落实与推广,提高所有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