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与证券时报社联合主办的“阿拉善盟中国企业ESG第一届企业年会”隆重举行,并当场公布第十七届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比“中国企业ESG百强榜单”。中海油(600938.SH)入选,充分体现了企业在ESG工作中的突出成效。
“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比”已连续举办17年,是上市公司行业最具影响力评比之一。中国企业“ESG百强企业”评比从环境、社会发展、整治三个维度考虑,秉持科学合理、客观性、公正的原则,根据自我推荐、网上投票、专家评审会、监管部门复核等逐层筛选,致力于评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方位贯彻ESG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优质上市企业。
中海油是国内领先的水上燃气及天然气生产厂家,乃为全球最大单独油气勘探及生产集团之一。在燃气业务流程不断增加、经济贡献平稳提升的同时,企业追寻经济发展、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趋势,并把ESG核心理念深度融入发展战略规划,具体指导企业发展的统筹规划。
近些年,ESG成为国内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标”,ESG“信披潮”更加不断涌现。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资料显示,超出1700家公司独立编写并公布2022年ESG相关报告,占有率34%,同比增加53%。中海油自始至终走在行业前列。公司在2005年逐渐公布企业社会责任(CSR),2016年逐渐公布ESG汇报,全面展现在企业管治、安全生产工作、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价值等方面措施与业绩主要表现。与此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回复利益相关者关心,深入探讨有利于公司战略发展的议题及方位。
中海油老总汪东进在报告指出,2022年是中海油知难而上、锐意进取的一年。面对复杂的环境因素,企业直面挑战、乘势而上,各类销售业绩再创历史最好,增储上产再上新台阶,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现代产业体系清洁生产、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更加明确。公司将继续加强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理念、管理提升,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观久久为功。
ESG核心理念推动创新发展
信披规章制度逐步完善
做为沪港两地上市公司,中海油的ESG途径走向国际,在信息公开的专业度、清晰度层面全球领先。公司按照上海市、中国香港两地上市标准,不断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充足将ESG核心理念融进企业经营管理,上到统筹规划,下到各个业务领域,多方位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ESG治理层面,中海油股东会于2022年建立了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从战略层面上助力公司ESG基本建设。该委员会就公司可持续发展观事项进行分析,并就相关政策和策略向股东会提意见,全面强化可持续发展观管理方法。在执行层面,中海油已经将碳减排量、新能源技术生产量等ESG指标值列入管理层考核制度,充分保障公司相关措施等落地式。在ESG风险管控层面,企业充足鉴别内外部环境变化和评价公司风险性,确保公司各个风险性获得充足监管和应对。2022年,企业加强了精英团队规范意识,共组织合规培训11次,内容包含经济制裁、出口限制、反垄断法、ESG及人民权利等议题。
在ESG逐步形成投资人关键依据的大环境下,提高ESG信息公开水准变成了上市公司“必修课程”。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也正式将ESG列入上市企业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的内容之一。对于此事,企业逐步完善销售市场交流方式,多层次向社会呈现企业实际价值。如果在中小投资者沟通交流层面,公司建立了对外开放、高效率的沟通的方式,便于投资人更好地了解和信任企业发展理念与经营小细节;企业通过网上、线下推广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定期组织开展销售业绩新品发布会、本年度发展战略未来展望、销售业绩项目路演和新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确保公司投资价值的充足传送。2022年,参与中海油定期发布的投资者、投资者、投资分析师和新闻记者总计逾1600人数。
依据GSIA、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CICC研究所预测分析,到2025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总数量有望突破104万亿,在其中ESG的投资总额有望突破20万亿到30万亿元,比例高达20%到30%。中海油将凭借ESG领域内的出色表现得到资本市场“亲睐”。
科技创新赋能
确保燃气增储上产
做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力能源消费的国家,如何挖掘增产增供发展潜力,充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自始至终是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增储上产“七年计划”的指引下,中海油持续不断的为社会提供清理、靠谱、相对稳定的能源需求,满足消费者科学合理的能源供应。2023年上半年度,中海油燃气生产量突破新高,完成燃气净生产量331.8上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大幅增长8.9%,日净生产量创下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项目是促进增储上产总体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随着近年来能源资源开发设计逐步向超挖燃气、水底燃气等行业发展趋势,可以显著提升原油采出程度的专业技术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中海油持续向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理解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推动了全产业链的迭代升级,为公司发展是国内燃气增储上产中坚力量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在中国第一大油气田——渤海油田上,中海油自主研发我国首套房浅水区水下生产系统取得成功建成投产,完成了浅水区水中武器装备“从0到1”的创新,创立了在我国临海浅水区水域一个全新的开发方式。达产后沈阳31-1煤田高峰期日产天燃气约41万立方,每年产量等同于40万家家中1年的用量。
智能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中海油“增储上产”带来了源动力。中海油不断加大海底能源资源智能化系统开发设计武器装备项目研发,促进“智能化油田”的建立。恩平15-1油气田群聚增产、智能化、低碳环保等优点为一体,可以实现钻探、修井、智能化远程操作、燃气水综合处理、独立生产发电与电力工程组网方案、二氧化碳返排保存等多项功能,年产量石油将突破250万吨级,是中国目前为止智能化水平最大、作用最齐全的海上油田群;我国首个自行设计修建的千万立方米超水底空气田“深海一号”圆满完成改造提升,成功完成了实时监控评估和极端海洋气象情况下的遥控器产品测试,使“深海一号”具有了远程操控生产量,每年可提升天然气产量供货超6000万立方。
加速翠绿色低碳发展
多层次践行环保义务
ESG核心理念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低碳环保”的贯彻。针对中海油来讲,贯彻“节能低碳”早已被渗透至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现代产业体系清洁生产、低碳化、生态化发展趋势加快。2022年,公司发布了低碳减排行动计划,确定了“环保节能减碳十大行动”,将“节能低碳”核心理念根植于生产运营的过程中,累计实现减碳量59.66万吨级,节约用水7.45万吨级。
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业务流程都是中海油完成“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海油深圳龙华号”和文昌市深远海浮筏风力发电示范应用项目实施光伏发电并网,甘南合作市“牧光互补”项目实施光伏发电并网,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储能电站——涠洲电网储能发电厂全容积取得成功并网投用等。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规划由浅入深,成效明显,在自己节能低碳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助推碳减排、碳中和目标的完成。
在“翠绿色油气田”建设上,中海油稳步增长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岸电入海口建设工程施工,加强绿色能源提供,促进油气田开发全过程的环保节能减碳。现阶段,渤海湾岸电设计规模达980MW,工程投入使用后,将改变水上传统式自发电方式,进到绿色能源为油田立即供电的时期,为中国近海油田的节能低碳开发设计打下基础。据了解,此项目可以为39个水上生产平台提供电力,预估用电高峰年节约燃料气约15万立方米,可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47万吨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级。
除此之外,中海油大力推进油气田电力工程组网方案、余热利用、关键用能设备改造等环保节能减碳工作中,推动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头管理,积极利用终端设备场所、厂房和写字楼宇房顶进行光伏发电基本建设,推动用电结构调整。
现阶段,中海油在ESG领域内的很多年深耕细作已经获得各界人士的一致认可,也多次获得权威毫无疑问。2022年,企业喜获《亚洲企业管治》杂志期刊“亚洲地区最好公司社会责任奖”、《财资》杂志期刊ESG公司巨奖“特等奖”、《财经》杂志期刊长青奖“可持续发展观经济效益奖”等ESG关键荣誉奖;依据Wind ESG定级,企业综合评分达到8.44分,评级为AA级,位居行业领先水平;公司项目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机构选编的《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了企业在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理念及其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巨大贡献。
公司发展壮大离不开社会各界各方面的适用,贯彻ESG观念是公司应尽之责。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源变革的大环境下,中海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社会价值等多个方面交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试卷。企业在ESG声明中公布,将来将秉持“经济发展、环境与社会的共享发展”及其“与利益相关者共创未来”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ESG管理能力,勇于担当公司社会责任,加快构建世界一流企业。
(CIS)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