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拟收购同方计算机、同方国际、同方智慧(成都)三家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计算机”)一事,在业内掀起巨大波澜。
按照中核集团战略改革要求,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拟将同方计算机、同方国际、同方智慧(成都)三家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计算机”)资产打包转让,并于2023年10月31日发布预公告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以18.99亿元出售同方计算机。作为一家曾在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于11月10日发布《关于向子公司增资暨子公司拟购买资产及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或财务资助的公告》,拟以其全资子公司北京软通智算技术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收购同方计算机业务。
根据软通动力公告,作为一家软件外包服务公司,软通动力希望通过这次交易实现从计算机软件服务业务向计算机硬件业务的产业链延伸,增强公司在数字产业领域的业务布局,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但是,事实是否真如软通动力描述的这般美好呢?下面,小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首先,外资背景企业做信创,是否符合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战略要求?
同方计算机的主营业务板块是信创业务。信创,是为了解决信息化本质安全问题,实现自主可控。信创企业,是自带国产自主研发血统、肩负民族品牌和担当的科技企业,是未来信息国产化的火苗。同方计算机一直被业内誉为“信创产业主力军、信创整机龙头企业”,是国家信息产业“四梁八柱”的支柱企业,2020-2022连续三年信创整机领域综合市场份额位列前三,以实际行动助力国家信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受让方软通动力,一家具有外资背景的上市公司,曾于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天眼查显示其企业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投资、上市),其全资子公司北京软通智算技术有限公司,也是本次的受让主体,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法人独资)。
据悉,因软通动力的复杂股权与外资背景,其一直被信创官方组织排除在外,亦没有相关保密资质。一旦软通动力成功收购同方计算机,后续同方计算机信创业务如何开展?软通动力又如何保障信创技术、党政军客户数据等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不外流?滴滴的前车之鉴,难道软通又要重蹈覆辙?
其次,软通智算1000万注册资本如何带动百亿量级的企业发展?
软通智算成立于2023年10月7日,注册资本金仅为1000万元,很明显,是为了收购同方计算机而单独成立的一家公司。根据同方计算机公开财务数据,同方计算机(含同方国际)2022年营收近90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超50亿元,1000万元注册资本金如何带动上百亿量级的公司运营?更不用提产业链延伸,增强公司在数字产业领域的业务布局了,这是典型的借鸡下蛋,空手套白狼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否有利于我国信创产业与实业经济的发展,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软通动力的真实动机尚未明确,背后是否涉及资本运作不得而知。
软通动力在同方股份尚未发布正式出售转让公告的前提下(同方股份10月31日发布的是预公告),即发布拟收购公告。深交所在2023年11月13日火速发出警示函,质疑其收购逻辑。软通动力的深度合作伙伴华为也明确表示,不赞同软通动力的做法。软通动力在信创增量市场根本无力发展同方计算机,亦没有任何资质经营同方计算机。但是却凭借着“华为加持”、“算力扩张”、“同方信创”等概念,拉高股价,其市值增长超过一百亿,严重扰乱了股票正常交易市场。这一行为意欲何为,很难让人不怀疑其背后的动机。
作为一个曾经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实践者,小编非常钦佩同方计算机的实业精神,对资本市场的乱象深恶痛绝,也深深地希望信创产业的发展中可以多一些清流,少一些权术。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