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介绍
石门营六区是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下辖的拆迁 安置社区,建成于 2012 年。石门营六区共有 23 栋居民楼, 在册登记 1635 户,常住居民 3781 人。作为拆迁安置社区, 此前垃圾分类工作,因社区人员结构、生活习惯、基础设施 等方面的特殊性,面临诸多不同于普通社区的难点。石门营 六区结合自身实际,靶向难点、短板,以“党建引领、协商 共治、志愿支撑、居民参与 ”为思路,将原本分散的 17 组 垃圾桶站整合为 5 个“一站式 ”生活垃圾驿站,推出垃圾分 类“全驿站 ”模式,驿站配备智能语音提示、 电子显示屏、 监控、除臭等设备,为居民投放垃圾提供便利设施,推动垃 圾分类从“要我分 ”向“我要分 ”转变。
图 1.17 个固定桶站分布示意图
图 2. 5 座驿站分布示意图
二、基本做法
1.党建引领聚合力。2021 年,在街道统筹协调下,本着 “ 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协商共治 ”的原则,积极召开由社 区、物业、物管会、辖区单位、居民代表组成的“五方共建 ” 联席会,多次征求居民意见,模拟老人、上班族等居民的投 放习惯,实地体验垃圾投放路线,因地制宜选取驿站点位,
尽量做到每栋楼的居民都能以最短的路程投放垃圾,最大程 度减少因“撤桶并站 ”给居民带来不便的影响。
图 3.改造前后对比图
2.协商共治解难题。社区联合辖区物业,通过协商议事 有“广度 ”、宣传告知有“温度 ”、流动收集有“态度 ”、 站点恢复有“速度 ”和站点值守有“调度 ”的“五度 ”工作 法,遵照全驿站投放要求和标准,先后多次在居民层面征集 意见及动员。督促社区物业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职责, 在早晚垃圾投放高峰时段配备驿站监督员,实时指导居民正 确投放垃圾。非值守时段实行垃圾“流动收集 ”模式,确保 驿站不满冒,垃圾不落地,为居民投放垃圾营造良好环境。
图 3.社区开展工作会
3.志愿支撑护家园。社区党委统筹调度将“金色管家垃 圾分类引导队 ”纳入“七彩家园志愿者联盟 ”, 由党员骨干 担任队长。在 2021 年 5 座垃圾驿站启用初期,志愿者在投 放高峰时段驻点引导,手把手教居民区分类别; 日常定期在 社区巡视,及时劝阻不文明投放行为。仅 1 个月时间就帮助 绝大多数居民适应驿站投放模式, 目前队伍已成为社区垃圾 分类“移动监督岗 ”,居民随意丢弃垃圾现象基本消失。社 区制定了适合本社区情况的相关制度,如一周一会、一周三 巡制度(按组查)、周三行动集中查,志愿者志愿积分兑换 (每半年兑换一次)、传统节日受邀和小众活动优先参与机 制,多途径地鼓励志愿者参与热情,激发服务内驱力。
图 4.桶前指导 图 5.桶前值守
4.居民参与共行动。社区以“接地气、有温度 ”为原则, 设计多元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以“三动 ”让分类知识融入日 常。开展邻里节趣味互动,通过垃圾分类套圈、知识问答等 游戏,在增进邻里感情的同时普及分类常识,参与居民超800 人次。开展积分兑换驱动,居民正确投放可积累积分,每月 可兑换生活用品,极大提升日常参与热情。开展“小手拉大
手 ”联动,周末组织儿童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孩子成为“家 庭宣传员 ”,带动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关注社区事务,形成 “ 1 个孩子影响 1 个家庭 ”的扩散效应。此外,在社区入 口, 还特别设置了一座误时投放站也坐落方便误时投放的居民 分类投放。
图 6.趣味活动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