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黄金”:绿色燃料颗粒产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苏独仑镇芦苇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生态扶贫产业园 ”崛起
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地上,曾经被焚烧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华丽蜕变。2025年4月20日,璨新投资携手内蒙古草丰原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亿铭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共同达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战略合作。三方强强联手,致力于打造一条年产生物质燃料颗粒6万吨、益生菌饲料8万吨的高效生产线,并计划在同年10月正式投产运营。这不仅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商业合作,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环保理念的生动实践与诠释。
在这场秸秆里的绿色革命中,项目以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为核心原料,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这些被视为废弃物的农业剩余物转化为具有高热值的清洁燃料颗粒。璨新投资负责人朱爱华在谈及此次合作时强调:“每利用1万吨秸秆,就相当于减少了约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了4000吨标准煤。我们不仅仅是在生产能源,更是在为这片土地减负,为蓝天白云贡献我们的力量。”
在技术内核方面,项目依托内蒙古草丰原科技有限公司与包头轻工业学院的深度合作,成功引入了先进的益生菌预处理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优化了饲料发酵工艺,使得8万吨饲料的生产更加高效环保,更关键的是将其应用于秸秆预处理环节,有效降解了木质素、提升了纤维素可及性,从而大幅提高了后续燃料颗粒的热值与成型率。同时,内蒙古亿铭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携手中兵集团旗下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凭借强大的装备研发实力,为项目量身定制了柔性智能制粒生产线。该生产线具备超高产能、极低维护成本及高度自动化水平等多重优势,能够实现饲料颗粒与生物质燃料颗粒生产模式的“一键切换”,确保了生产效率与成本优势。
在科学管理方面,项目建立了严格的原材料溯源体系。通过与农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构建了一套覆盖“秸秆收集-运输-储存”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原料产地、品质信息的不可篡改记录,不仅保障了原料的稳定供应与品质均一性,更为最终产品的“绿色”属性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所产出的高品质生物质燃料颗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作为提炼绿色甲醇的理想原料,为航运、重卡等难以电气化领域提供深度脱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直接用于替代燃煤,为工业园区、发电厂提供稳定、低碳的热力与电力;此外,还适用于北方地区村镇、农业大棚的清洁取暖改造,为分布式清洁供暖提供了新的选择。
此次战略联盟汇聚了资本、尖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优势。璨新投资提供战略视野、资本保障与市场资源整合;草丰原科技与包头轻工学院提供生物转化(益生菌应用)核心技术;亿铭农机与一机集团则提供高效率、智能化的生产装备解决方案。各方携手共进,共同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展望未来,投资公司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不仅是一个生产项目,更是构建‘农业废弃物-绿色能源/饲料-反哺农业’闭环产业链的关键一步。我们期待项目在10月顺利投产运营,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