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荐股稳赚不赔”“内部渠道高回报”“虚拟货币一年翻十倍”……当这些充满诱惑的话术充斥社交平台,无数人陷入“一夜暴富”的幻想,却不知自己正成为诈骗分子的“猎物”。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海港人寿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多维度、精准化的宣传行动,撕开“高收益”骗局的伪装,为公众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案例分析:80万养老钱如何化为乌有?
河南张阿姨的遭遇令人唏嘘。她在微信群看到“XX国际理财平台”的推广,号称有内幕消息,年化收益率高达30%。在客服“一对一指导”下,张阿姨投入毕生积蓄80万元。起初账户数字每日增长,但当她试图提现时,平台以“系统升级”“缴纳手续费”为由拖延,最终网站关闭,80万元血本无归。张阿姨的悲剧并非孤例,小李因“无抵押、低息秒批”贷款广告,被诱导转账5万余元后遭拉黑;小王轻信“虚拟货币暴富神话”,投入全部积蓄并借债,最终平台暴跌、群主消失,负债累累。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所有“高收益零风险”的承诺,都是诈骗分子转移风险的工具。当“AI智能荐股”“内部项目认购”等话术裹挟着“快速致富”的谎言袭来,无数人沦为犯罪链条的替罪羊。
全民防御,立体化宣传拆解诈骗套路
面对“高收益”陷阱的泛滥,海港人寿在金融教育宣传周中推出“风险防范三步法”:以真实案例还原骗局本质。通过情景剧、短视频等形式,揭露“职业背债”“虚拟货币”等新型诈骗的操作链条,让公众直观感受风险;联合监管部门发布《金融消费风险警示手册》,明确“年化收益率超6%需警惕,超8%风险极高”“陌生链接不点击,不明账户不汇款”等核心防诈原则;开展“金融安全进万家”行动,组织团队深入社区、校园、企业,以“网格化”宣传覆盖城乡,重点针对老年群体、新市民等人群设计“防骗口诀卡”“校园贷替代方案”等定制化内容。
当“高收益”的幻象在阳光下消散,当金融安全的种子在全民心中生根,一个更健康、更有序的金融消费环境正在形成。海港人寿的实践证明了,将金融知识普及与文化培育深度融合,才能让公众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守住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