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彪
□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是在人民币全面可兑换、资本项目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以国内金融市场为基础,通过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过程。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战略规划,重点支持金融市场,完善全面布局,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推进
□为了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可兑换,汇率制度需要更加市场化和灵活。鉴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过逐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加强外汇预期管理,加强外汇市场建设,促进一篮子货币合理化,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在中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自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扩大离岸市场人民币资本池,或现阶段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发展也有利于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对外直接投资机制,巩固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基础,提高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的本质是在人民币全面可兑换、资本项目全面开放的基础上,以国内金融市场为基础,通过人民币流出和回流机制,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过程。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战略规划,重点支持金融市场,完善全面布局,采取多种措施共同推进。
本文从汇率制度、资本账户开放、货币交换、离岸金融中心、大宗商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数字人民币七个方面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措施。
一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必然涉及人民币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产生显著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可能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目前,我国采用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和管理。为了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现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可兑换,汇率制度需要更加市场化和灵活。鉴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通过以下建议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是逐步扩大汇率浮动范围。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范围逐渐扩大,汇率波动范围已扩大至2%。考虑到国际收支、国内利率、汇率政策目标等因素,应逐步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无疑是中国外汇监管的挑战,但逐步开放的汇率浮动范围更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也有利于人民币资本的流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二是加强外汇预期管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变化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进而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央行要积极与市场沟通,让市场充分了解货币政策的意图,引导市场汇率预期。央行还应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利用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费等价格工具,抑制短期投机资金的大规模进出,保持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价差和利率差在合理水平。
第三,加强外汇市场建设。首先,我们应该增加外汇市场的金融产品,开发更多的外汇风险规避工具,如外汇过期、期权和期货,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其次,我们应该吸引更多的外汇市场参与者,鼓励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合格的机构可以直接参与外汇市场交易,逐步促进汇率市场化进程。
第四,促进一篮子货币的合理化。货币篮子的多样化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货币篮子应根据中国的贸易和投资进行选择。货币篮子的权重调整应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货币结构进行调整,这应该给中国经贸交流更密切的国家或地区更大的权重。
二是积极扩大货币交换规模
货币交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起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体系流动性短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为贸易和投资伙伴提供流动性支持,中国与相关国家签署了双边货币交换协议。截至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交换协议,总金额超过4.02万亿元,有效金额3.54万亿元。促进货币交换的目的是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人民币的使用。双边货币交换可以为海外提供人民币流动性,直接满足人民币贸易和投资的需要,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计价结算中的使用。
目前,货币交换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起着主要的辅助作用,促进了人民币结算功能的提高。人民币的定价和储存功能也需要加深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才能逐步反映出来。
一是努力巩固现有货币合作,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共同努力,前者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后者扩大人民币金融交易规模。在增加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方面,与贸易伙伴国签订货币交换协议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除了鼓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多个国际金融中心和城市设立清算银行,建立全球清算网络。扩大人民币金融交易规模,主要依靠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外国人民币直接贷款、允许海外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QDIII、QFII、RQFII等证券投资创新。加快各国经济金融合作,降低汇率风险,扩大双方投融资规模,巩固货币互换协议。
二是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合作。在货币交换布局方面:首先促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形成,然后逐步布局人民币全球化。研究表明,与中国贸易密切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交换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了更强的作用。因此,中国应积极探索与东盟国家及周边国家开展LCS(双边货币结算合作框架)合作,扩大人民币使用范围,支持海外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地人民币外汇市场,促进东盟人民币区域化。其次,借助与英国等世界金融中心签订的货币交换协议,促进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的结算和使用。最后,要全面布局世界,寻找人民币国际化的全球支点,在此基础上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和规模。
三、建设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
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需要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的建立为资本的国际流动提供了载体。离岸金融市场的低汇率成本也为非居民和海外机构提供了有效的资本流通平台,提高了海外机构和非居民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考虑到我国资本项目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自由化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扩大离岸市场人民币资本池,或推进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之一。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发展也有利于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和对外直接投资机制,巩固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基础,提高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为了真正成为国际货币,提高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言权,人民币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货币支付结算、投资和储存的国际作用,建立全面合理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金融中心体系,离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良性合作竞争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交易结算、货币兑换、贸易融资、跨境投资、财富管理等功能,提高离岸市场人民币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供应规模,优化人民币金融产品组合,构建全球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区位体系。
首先要扩大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的人民币资产规模,充分发挥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内生发展机制。通过丰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拓宽离岸市场投资渠道,重点发展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互联机制,形成产品丰富、功能齐全、交易流动性支持离岸市场资本池,为海外市场实体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投资渠道,增强海外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二是加强和完善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第一”不仅是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的保障。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于2015年正式启动,为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提供了“主渠道”。然而,海外人民币在投融资方面仍缺乏渠道。为此,2023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加快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股权产品,并与相关投融资交易结算制度相匹配。值得注意的是,以美元债券为主的中国境外债券固定收益市场,由于一直是“中国资产,美元定价”,风险较大。美联储2022年连续加息,对包括中国美元债券在内的所有美元计价资产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迫切需要尽快在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建立和完善基本平台体系,包括海外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的交易、清算、报价和匹配。
四、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
自2019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在各个城市相继测试,数字人民币账户数量和测试范围从2020年扩大到2021年。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 808.51万人,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人,交易额875.65亿元。
虽然数字人民币在中短期内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相对有限,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资本控制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使用将促进国内外投资者的使用和流通,从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使人民币摆脱了实物货币的概念,提高了支付结算效率,促进了金融信息的透明度。未来,随着中国与更多贸易伙伴签订货币交换协议,人民币跨境结算、流动和储备份额将继续增加,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将有更大的应用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人民币的优势。二是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也可以丰富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数字人民币产生的大量交易信息也可以转化为数字资产,帮助数字人民币应对更多的交易场景,提高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数字人民币用于跨境消费,甚至用于海外金融产品和财富管理的交易结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特别便利,可能会加快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存储效率。
五、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是专门从事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支付系统。截至2023年3月,国内外共有1366家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入CIPS。其中,直接参与者79人,比2015年10月初上线增加60人;间接参与者1287人,比上线初期增加近6倍。
随着资本清算结算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CIPS为人民币跨境流动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渠道,增强了海外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随着人民币资本账户的不断开放和海外人民币资本池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回流渠道变得越来越重要。CIPS的作用是连接国内外人民币资本池,为人民币流出提供保障。因此,CIPS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CIPS作为人民币支付清算的主要渠道,还需要不断推出满足跨境人民币业务需求的新功能。结合国际支付模式的创新, CIPS还需要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综合数据平台,将数据转化为资产,挖掘数据价值,完善CIPS跨境结算机制,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清算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主渠道”作用,为国内外银行和终端客户提供更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验;CIPS不仅要提高其功能,还要吸引更多的海外实体参与使用,积极与SWIFT合作,拓宽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使用范围,为市场提供更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清算服务。
六、大力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开放
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为了增强人民币对非居民的吸引力,培养真正的人民币需求,有必要为非居民提供投资国内资产的机会,以满足他们对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增长需求。我国在开放国内资本账户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沪深港通互联机制是内地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巩固了香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未来,沪深港通互联市场需要不断优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动力:一是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其中,交易日历的优化有助于两地投资者更方便地参与双方的市场和管理投资。6月19日,香港证券交易所推出了“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在新的双柜台模式下,具有港元和人民币柜台的指定证券可以交易和结算人民币或港元,这将有效激活香港离岸人民币股票票的流动性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二是扩大沪深港通的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票目标,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合格海外公司和更多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纳入目标范围,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拓宽沪深港通的投资类别。ETF于2022年7月4日正式纳入沪深港通标范围。除基金外,沪深港通还将推出更多的投资产品,进一步丰富市场可投资类别,使国际投资者能够有效管理投资风险,吸引国际资本。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和交易规模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中国债券市场逐渐成为全球跨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进一步开放中国债券市场,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7月推出的债券通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新起点。债券交易所的顺利实施,使国内资金有序跨境流出,有利于中长期资本的跨境流动。债券交易所还扩大了香港离岸人民币资本池,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为了更有序、更全面地开放中国债券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债券交易机制:一是优化债券交易流程。优化债券交易流通机制可以进一步促进市场实体,提高债券交易流通效率,提高债券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第二,债券通常需要推出更多的债券投资品种和衍生品种。债券的投资范围越大,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就越有效。三是逐步放宽资金流通限制。目前,债券交易所的“南向通”仍然对大陆资金的外流有一定的限制。未来,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应通过债券市场提高,“南向通”的资本限制应逐步放开,使资本逐步自由流动。
七、提高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权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化,人民币在跨境业务结算中的应用范围也在扩大,但在大宗商品领域,人民币跨境结算正处于起步阶段。促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有三个意义:
一是促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计价功能,帮助人民币国际化。货币国际化是“结算货币-计价货币-储备货币”的过程。促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不仅可以促进市场主体持有人民币的意愿,还可以增强海外投资者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作为避险资产的意愿。二是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在跨境贸易中的比例,有利于促进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汇兑成本。目前,人民币跨境贸易的比例仍然较低。大宗商品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将提高人民币在中国跨境贸易中的比例,降低中国企业面临的汇兑风险,提高中国企业的贸易便利化。三是促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扩大人民币在涉外经济中的应用范围,减少对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的依赖。
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是提高人民币计价功能的有效途径,需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
一是利用我国大宗商品终端市场的优势地位,提高人民币计价结算话语权。一是促进期货管理机构的发展,引导主要商品出口到高端产业链,促进期货管理机构完善风险管理框架,提高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对冲的核心能力,培养专业人才和产业文化;大力推进大宗商品企业的创新研发,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扩展到高端产业链,增强大宗商品交易的声音。二是形成区域联盟,提高整体议价话语权。鼓励大宗商品主要进出口企业加强沟通合作,建立行业联盟组织,行业联盟组织与海外进出口商进行议价谈判,有效提高谈判地位和议价能力,促进大宗商品以人民币结算。三是鼓励国内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企业并购、重组、参与海外大宗商品供应商,参与大宗商品供应商的经营和决策,促进供应商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提高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
二是大力发展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形成有影响力的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对促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制度,促进交易规则与国际接轨,提高市场信誉。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和现货企业进入期货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更合理的市场交易体系,合理平衡价格。二是借鉴沪深港通和债券通的模式,支持海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市场参与内地商品期货市场,实现海外商品期货市场与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互联互通,扩大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三是丰富商品期货和期权品种,加强传统商品合同创新,加强新能源、碳排放等新领域交易品种的研发,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增强中国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四是促进商业银行与商品期货机构的合作,增强大宗商品期货领域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为海外投资者定制人民币定价大宗商品目标,提供开户、交换、结算、融资、金融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人民币国际化是符合市场发展的自然过程。要找到市场方向,激发市场潜力,引导市场发展,消除限制人民币使用的障碍,真正满足全球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作者是华福国际(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
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