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果红,乡村正兴。
在陕西富平县湾里村,漫山的柿树渐次泛红,村民们手持长杆,踮脚、勾枝、轻摘,动作娴熟又小心翼翼,生怕碰损了这秋日的馈赠;村口的柿子未来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将鲜柿转化为柿饼、冻柿,让“枝头鲜”变成了“四季甜”;而隔壁的柿染工坊里,青年匠人正用柿漆浸染布料,千年柿染技艺在指尖重现……
富平湾里村村民采摘柿子
在这满村柿香的热闹里,“富平有好‘柿’——富平县湾里村柿子产业融合庆丰收活动”近日举行,生动展现了湾里村以柿子产业为核心的三产融合发展成果——一颗“小柿子”正铺开“大产业”的振兴蓝图,映照出乡村更加开阔的未来。

富平县湾里村柿子产业融合庆丰收活动现场
从“土柿子”到“金产业”,特色发展乡村旺
2018年,中国三星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经过实地调研后,确立“三星分享村庄”柿饼产业扶持项目,以柿饼加工为突破口来促进全村增收,为湾里村产业振兴播下希望的种子。
2019年,是湾里村“开眼界、迈步子”的关键一年。时任村支书赵毕锋深刻认识到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是促农增收的核心路径,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是在这一年,湾里村产业发展的“第一块基石”稳稳扎下。“富平县促发柿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在中国三星的支持下,2座标准化晾晒棚、1座低温冻库落地,更创建薛镇拥有食品生产许可的柿饼加工厂,湾里村柿子产业“1.0时代”开启。此后几年,湾里村柿子产业愈发壮大: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栽培;从家庭“晾晒”到“按标生产”,柿子渐成村庄的“经济支柱”。
在湾里村柿子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推动富平柿饼标准化、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同时也为产业振兴注入科技动能,中国三星助力湾里村打造“柿子未来工厂”。2024年,随着未来工厂投产,村子也迎来产业升级的“里程碑”——“靠天做柿”变成“智能产柿”:国内领先的清洗分选线,实现鲜柿从入厂到洁净处理一气呵成;创新削皮去蒂机让单日削皮量从人工2000斤翻倍至4000斤;专利晾晒系统,显著提升产品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柿子未来工厂”自动化分选车间
“都在做柿子产业,湾里村能实现后发优势、把产业链做长做强,科技助力是根本”,中国三星副总经理张剑道出发展的关键。
硬件设施领先一步,软件服务也不甘落后。在“分享村庄”项目中,中国三星通过助力湾里村成立“富平县促发柿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合作社”的建立也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看家本领”;保底收购政策,年终还有分红收益,让每个人都能共享产业增值的红利。截至2024年底,合作社已带动农户663户,9263人次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员户均增收超6000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土柿子”变成“金果子”。
从“舌尖甜”到“指尖美”,多产融合产业兴
随着柿子产业发展的不断深化,湾里村搭建起多维度的产业框架。活动现场的诸多“高光时刻”,正是湾里村产业“裂变”的注脚:柿饼助销签约;“例外”品牌与富平柿染研究中心携手,为千年柿染开辟时尚新径;未来学校、西安美术学院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揭牌,更为乡村发展筑牢了人才基石。
在柿食领域,除了经典柿饼,湾里村探索出冰柿、柿子咖啡、柿子甜品等多元产品,柿食将覆盖即食、佐餐、饮品等细分赛道。柿漆产业上,村民经培训后,通过“古法提取+现代提纯”将昔日废弃青柿转化为环保天然染料,应用于纺织、家具等领域。

湾里村精心制作的柿食产品
活动当日,“丝路唐韵”服装秀惊艳全场,柿漆染就的棕褐纹路,缀以唐式纹样,古朴与现代交织生辉;艺术教室内,游客还可亲手DIY柿染方巾,带走“秋日色彩”。这背后是西安美术学院的深度赋能:双方共建“柿染文创微专业”,以现代设计活化非遗;学生通过直播销售作品,打通“艺术+产业”闭环,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湾里村“丝路唐韵”服装秀
湾里村产业发展的另一关键落子,在于国际青旅的揭牌。作为乡村级国际青旅,将全时段承接因研学、展览等活动所吸引的多元客群,助力湾里村从“一季丰收”拓展为“四季兴旺”,从“卖产品”进化到“卖体验”,向“全年经济”迈进。

位于湾里村的国际青年旅社
合作社经理杨维娜表示,受中国三星“乡村产业融合振兴”模式启发,她秉持“和合共生”理念:一方面,引导村民抱团发展,全力推动柿饼产业标准化、品牌化;一方面开拓柿子产业新赛道,携手美院、青旅等伙伴,用现代化运营思维助力乡村“柿”业。
如今,湾里村已发展成为富平县特色产业样板村和三产融合的未来乡村样板,带动了5个村集体参与产业发展,每年可加工鲜柿100万斤,生产柿饼10万斤、冰淇淋柿子50万枚、柿漆8万斤,年产值超800万元。

湾里村艺术教室柿染作品
张剑表示,此次活动,正是中国三星企业社会责任新三年战略收官成果的集中展示。湾里村的蜕变,核心在于“裂变”与“聚变”的双重协同效应:裂变以柿子为起点,三星秉持“小产品大产业”思路,系统发掘其全生命周期价值;聚变则是在产业多元蓝图绘就后,依托“合作社及村民主导+爱心企业赋能+社会组织专业化实施”原则,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凝聚发展合力的过程。
柿染千年色,柿饼四季甜。在中国三星的助力下,湾里村将颗颗柿子转化为富民产业、文化载体和生态名片。从未来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线,到非遗工坊的柿染技艺重现;从返乡青年的创业激情,到“柿业伙伴”的和合共生——湾里村用成果证明: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与时俱进的多产融合实践中。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