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蜂产品质量监督委员会主任武善宝一行深入宝鸡市千阳县、太白县核心养蜂产区,开展蜂产品源头质量专项视察与监督工作。通过实地检查蜂王浆、蜂蜜源头生产全流程,结合现场科普指导,将质量管控标准传递至产业前端,为陕西蜂产品品质安全保驾护航。
在千阳县规模化养蜂基地,武善宝主任直奔蜂群养殖区,重点核查蜂王浆与蜂蜜的源头管控措施。他仔细查看蜂箱摆放密度与周边环境,认真检测附近水源水质,随后翻阅养殖台账,逐一核对蜂群检疫记录、蜂王浆采收时间及蜂蜜成熟度监测数据。他强调:“蜂场必须远离工业污染源、农田排污区,干净的环境是产出优质蜂王浆和蜂蜜的首要前提。”

转战太白山养蜂基地,武善宝针对高海拔环境下的养殖特点展开检查。他重点查看蜂王浆采收工具的清洁状况,拿起移虫针、取浆勺仔细检查,要求每次使用后必须用食品级消毒剂浸泡消毒:“蜂王浆营养丰富易滋生细菌,工具清洁不到位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他还现场示范开箱检查技巧,指导蜂农通过观察子脾状态判断蜂群健康度,强调健康蜂群才能产出高品质蜂王浆与蜂蜜。
两场现场科普会成为蜂农最期待的环节。在千阳基地,武善宝用通俗语言讲解蜂王浆生产关键要点:“采收蜂王浆要严格把控时间,移虫后72小时取浆更佳,过早过晚都会影响活性成分含量。”针对蜂蜜生产,他明确要求:“必须等巢房封盖后再采收,用折光仪检测水分含量低于20%才算成熟蜜,绝不能为追求产量采‘水蜜’。”

在太白基地的互动交流中,蜂农围绕病虫害防治提问,武善宝当即划定红线:“蜜源开花前一个月内严禁用药,病弱蜂群要单独隔离,其生产的蜂王浆、蜂蜜绝不能混入正常产品。”谈及质量检测,他形象比喻:“实验室设备能精准检测药物残留和成分含量,咱们在源头把好关,才能让消费者放心。”
在两地座谈会上,武善宝对千阳、太白养蜂基地的标准化管理给予肯定,同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源头管控,为每群蜂建立“健康档案”,实现蜂王浆、蜂蜜全程可追溯;二是规范生产操作,严格执行采收、存储、运输各环节标准;三是提升质量意识,通过定期培训让蜂农熟练掌握关键技术。

武主任指出,宝鸡市蜜源植物丰富,养蜂历史悠久,是陕西省蜂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下一步,委员会将联合当地农业部门,加大技术帮扶与质量监管力度,推动宝鸡蜂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小蜜蜂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蜜蜂”。
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