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喝酱酒,就认两点:一是真粮,二是真工艺。”做了十五年酱酒生意的陈老板,最近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的感受,正被2025年上半年的行业数据印证。中国酒业协会报告显示,白酒行业量价齐跌,中低端产品成动销主力,“买对不买贵”成了消费者的共同选择。而在贵州茅台镇,宋家烧坊早已用百年传承的行动,诠释着这份“求真”。

风土锚定 自然馈赠酱香基底
酱香酒的品质根基,始终深植于产区的风土禀赋。宋家烧坊立足茅台镇核心酿酒区,这里经千年酿酒史驯化的微生物菌群、独特的河谷小气候与紫红泥土壤,构成了不可复制的产业壁垒。而八益酒的品质起点,更是从原料端便建立起严苛的筛选标准,将风土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坚持选用仁怀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与优质冬小麦,是宋家烧坊不变的坚守。前者以支链淀粉含量高、耐蒸煮的特性,成为酱香酒酿造的黄金原料,后者则为制曲环节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与风味前体物质。这些原料不仅需通过农残、重金属等多重指标检测,更遵循“自然生长、应时采收”的原则,确保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核心产区的风土基因。酿酒用水取自赤水河中段,这条被誉为“美酒河”的水源,经岩层过滤富含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在蒸煮、发酵等环节中与原料深度融合,为酒体注入纯净底色。从原料到水源,宋家烧坊以“风土为基”的甄选逻辑,构建起酱香酒品质的第一道护城河。

以工艺守正 以品控筑墙
在酱香酒行业“去泡沫、重本质”的趋势下,传统工艺的坚守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资产。宋家烧坊恪守酱香酒“12987”古法体系,将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传统流程,转化为标准化的品质准则。
制曲采用高温工艺并融入数十种药食同源中草药,发酵启用传统石窖,取酒时分级摘选优质基酒,新酿基酒需经五年以上窖藏陈化,让有害物质自然挥发、风味分子充分缔合。勾调环节坚守“纯粮固态”原则,由国家一级酿酒师主导,仅以不同年份、不同轮次的陈年老酒进行调配,最终成就八益酒“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回味悠长”的典型风格,以“以时间换品质”的坚守对抗行业浮躁。

同时,行业调整期,品质安全成为消费者核心诉求之一,而完善的品控体系则是品牌赢得信任的关键。宋家烧坊构建起品质管控网络,将严苛标准贯穿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用专业背书筑牢市场信任。凭借严苛的品控体系,宋家烧坊先后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管理三大体系认证,成为茅台学院“白酒酿造教学基地”与贵州省赤水河畔酱香型白酒研究中心“酿酒实验基地”。2023年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的战略合作,更将其品质管控提升至行业标杆水平,让“喝得放心”成为八益酒直观的市场标签。

传承破局 三代匠人的品质主义坚守
八益酒的品质密码,终究离不开人的坚守。自1921年创立以来,宋家烧坊历经三代人的匠心传承,从最初的家庭小烧坊到如今的规模化酱酒企业,始终坚守“一生只酿一杯好酒”的初心,更在时代变迁中完成了品质理念的迭代升级。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宋显森兼具“匠人”与“企业家”双重身份——既是国家一级酿酒师、品酒师,更是“中国酱香酒优秀企业家”。他将家族传承的古法技艺与现代管理理念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实现从“酿好酒”到“健康饮酒”,再到“酿造高品位生活”的价值升级,让宋家烧坊的品质追求始终与消费需求同频共振。百年传承中,企业斩获无数行业殊荣:“贵州民营企业特色品牌产品”“中国酒都仁怀白酒企业100强”,更在2020年摘得第105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24年斩获ISGC2024国际烈酒(中国)大奖赛银奖,每一项荣誉都是对其品质主义的最佳印证。

面对行业调整期的市场变局,宋家烧坊启动“小而精,精而美”的高端精品酒厂建设工程,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在酱香酒市场从“价格竞赛”转向“价值比拼”的当下,这家百年酒企用核心产区的风土禀赋、代代相传的古法工艺、全链可控的品控体系,诠释着酱香酒的本质价值。一杯八益酒,承载的不仅是茅台镇的风土与技艺,更是三代匠人的品质信仰与行业调整期的破局智慧。
未来,这份深植于品牌基因的品质密码,或将推动宋家烧坊在酱香酒行业的价值赛道上持续领跑,成为更多消费者“买对的”核心选择。
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