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创业相关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创业驱动就业行动,8月8日,市人力社保局在南湖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五链”融合·创引未来—2025衢州市8·8人才交流会,组织287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岗位7055个,累计吸引1.1万人次入场,线上线下达成初步意向4430人,进一步擦亮衢州创业、引才“金名片”。
一、“招引+孵化”吹响创业驱动就业“冲锋号”
1、搭建“一对一”的创业服务站点
围绕创业全生命周期,设置创业项目服务专区,邀请一批创业导师、大咖以及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现场提供“一对一”的创业咨询和金融咨询服务,帮助创业人才轻装上阵,全天累计120余人咨询创业担保贷款和其他创业扶持政策,达成贷款意向30余人。
2、提供“零距离”的创业合作良机
活动现场导入鹿鸣文化院街青年创业街区等4个创业平台运营商和無桐咖啡等10余个小成本创业项目,实现创业者“零距离”洽谈创业合作,活动现场32家企业达成入园意向,促成小成本创业项目加盟意向26项。
3、营造“立体化”的创业浓郁氛围
多维度、立体化构建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活动亮点,线下在商圈、高校张贴创业大赛创意海报,利用公交站牌广告强化创业政策曝光。设置“创业典型面面观”专栏,展示往届成功创业者案例,激发参与者的创业热情。活动结束后建立线上社群,定期推送政策解读、融资对接会等信息,持续服务创业者。
二、“AI+互联网”打造科技赋能引才“新场景”
1、赋能求职辅导
创新引入“AI+就业星”系统,现场设置求职辅导专区,从“岗位查询、人岗匹配、简历生成、简历优化、面试训练”五个维度全方位提升求职者竞争力,实现人岗匹配,现场累计服务人才105人。
2、赋能AI应用
现场设置AI数字人直播专区,创新开展AI数字人全程不间断式线上直播带岗、城市推介、政策宣传等活动,为广大求职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增添大会科技魅力。活动期间直播浏览量达61535人次,收到投递简历3250份。
3、赋能实效长效
运用“互联网+”手段,在浙江省人力资源大市场、就业衢、智联招聘、衢州直聘等平台同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线上招聘活动,形成“现场招聘+全域服务”立体网络,变“定时定点”为“随时随地”,提高大会实效和影响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交流会”。
三、“个性+共性”精准分区推动诉求“一站办”
1、注重重点群体就业
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妇联针对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女性、残疾人等群体设置残疾人、退役军人、巾帼三大群体招聘专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累计组织33家企业聚焦重点群体提供岗位663个。
2、注重大学生实习见习
充分利用暑假窗口期,现场设置大学生实习见习专区,征集开发实习见习岗位1457个,帮助青年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升就业竞争力,助力企业提前选拔适配人才、缩短培养周期,活动期间共达成见习实习初步意向110人。
3、注重技能培训提升
组织衢州市技师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中等专业学校等9家学校设立技能培训报名专区,共提供82个技能工种培训报名,并安排衢州技师学院现场开展无人机、物联网等专业推介和招生咨询。活动期间累计接受培训咨询130余人次,收到培训报名申请20份。
四、“政府+市场”构建多方协同联动“大平台”
1、搭建市场合作平台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邀请智联招聘、即构科技等40家平台猎头、蓝领用工类型市内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置“双强汇聚”专区,与我市用人单位开展高层次引才、技能人才用工等服务“面对面”对接,帮助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市场化解决,活动现场接受咨询122家次,达成意向合作企业76家。
2、夯实杭衢对接平台
组织60家市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家六大产业链重点企业高标准举办第四届杭衢人力资源“山海协作”子活动,进一步夯实杭衢对接合作,现场达成人力资源服务业招商入驻园区意向19个,有力提升了我市机构、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助力我市人力资源市场能级提升。
3、实施市场主体联合代招
发挥第三方市场平台、团体作用,“一县一点”组织柯城区上街零工市场等6家零工市场,以及莲创咨询、川思供应链、点程人才、红浩人力等人力资源公益服务团机构参会,为难以亲自参会的用人单位提供代招服务,累计发布岗位242个,有效提升大会空间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引才成本。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