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了《低空物流无人机末端配送要求》及《低空物流无人机自主导航与感知避障要求》。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为破解无人机物流规模化商用瓶颈提供了关键支撑,填补了行业末端配送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和服务质量的技术规范空白。
据了解,《低空物流无人机末端配送要求》团体标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25年2月提出立项,紫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大职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
“我们深刻理解标准化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参编这项文件,是基于学大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人才、技术双轨并行的生态积累。”学大教育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在标准编制的全过程中,学大教育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和低空智能应用领域的实践经验,结合在‘产教融合’与‘场景实训’方面的探索成果,先后组织并参与多轮研讨会议,为标准落地提供了多方面的实践支持与配套建议。”
2025年4月至6月,此项目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并召开标准审查会,同时依据评审专家意见进行内容完善,确保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行业指导价值。而文件的正式发布,不仅推动了无人机物流配送在末端场景的可复制化发展,更标志着我国低空物流末端配送服务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当前,中国低空经济正迎来高速发展期。随着电商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推动,我国物流无人机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物流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到61.3亿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末端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比较大。另据相关行业研究显示,2025年上半年无人机物流配送量同比激增286%,预计年底市场规模将突破960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20%。
行业的快速扩张,凸显了标准制定的紧迫。日前于成都召开的“低空经济标准化需求对接座谈会”,梳理形成了四大类标准需求清单,包括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搭建标准信息化协作平台、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如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安全保障标准)、完善低空保障标准。
本月,浙江嘉兴牵头制定的两项低空经济领域国际标准——《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系统任务载荷接口通用要求》和《民用轻小型多旋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通用要求》,也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成功填补了该领域国际标准空白。
而此次学大教育参编的《低空物流无人机末端配送要求》得以实施,将进一步系统性地解决行业发展痛点。一方面引导行业资源高效整合,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统一指引,避免重复投资;另一方面形成可复制、可验证的技术框架,为监管部门提供执法依据,为企业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南,加速低空物流生态的规范化发展。
近年来,学大教育结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多项举措构建低空经济闭环生态,整合产业资源优势,联合头部高校及企业,建设拓展“低空+应用+服务”协同发展体系,落实“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化部署,聚焦“产-学-研”共同体深度融合,致力于实现从人才培育到产业生态构建的战略延伸。
2024年11月,学大教育携手滨海迅腾集团及北斗伏羲等企业,联合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院共建“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院低空经济现代产业学院”,开展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在2025年5月于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北京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组织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学大教育、华航唯实等6家院校及企业设置了职业教育展区。学大教育展示的用于低空经济课程设计的四旋翼无人机,助推形成技术转化与场景落地的协同网络。
而当政策、技术与标准在产业变革中交汇,一条重塑物流效率的“低空丝路”正加速从蓝图驶入现实。学大教育表示,将以此次标准制定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机构进一步推动共建可持续生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以产学研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大力推动市场应用与产业链延伸,以多产业领域拓展与多元化场景应用为方向,携手多方探索低空经济新图景。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