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10日,A股上市综合性教育文化产业集团学大教育于辽宁大连举办2024-2025学年全国教学服务表彰暨管理会议。恰逢我国第41个教师节,本次活动以“匠心如炬,星耀万里”为主题,紧扣“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聚焦教育工作者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坚守与创新,同时回顾企业廿四载奋斗历程,擘画未来发展图景。
当前,教育行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学大教育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以及满足多元民生需求,持续促进个性化教育、职业教育、文化阅读、医教融合等业务板块的深度协同与全面发展,并以超强韧性实现了连续十个季度的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学大教育实现营收19.16亿元,同比增长18.27%;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42.18%。这份成绩单,正得益于其恪守本心坚持长期主义,以及将其在个性化教育领域积淀的优势,快速且高效地复制于其他领域的能力。
学大教育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金鑫表示,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定力、不断突破,离不开三方面核心要素:一是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视为立身之本,并始终坚守底线;二是积极顺应时代变革,尊重规律做“难而正确的事”;三是一以贯之做“专业的事”,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兑现教学成果,致力于培养国家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帮助孩子们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金鑫还提到,个性化教育正在重塑学习的本质与未来,它既是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所向,也是对公平与质量并重的时代需求回应,更是学大长期坚守的信念。对于学生而言,个性化教育让其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成长”,有利于构建终身发展能力。与此同时,个性化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从“教”到“育”的范式转变,赋能从“标准化生产”到“精准化供给”的教育模式革新。另外,个性化教育切实推动从“人才适配”向“人才引领”过渡,有效支撑了创新型社会发展。
自2001年创办至今,学大教育始终专注于个性化教育,并不断丰富内涵,将“关注个体差异、激发个人潜能”理念全面融入教学实践与业务布局,持续为国家、为社会、为学生创造更大价值。二十四年来,在各自岗位全力以赴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是学大教育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匠心精神”的直接体现。而“匠心”不仅是技艺的沉淀,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
学大教育坚持组建并培养高素质全职教师团队,通过系统培训、严格选拔和激励机制,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与职业认同。截至目前,学大教育全国范围专职教师已超过5200人,较2024年底增加约30%;线下校区已覆盖全国100余座城市,总数超过300家,一定程度实现了高质量个性化教育资源的规模效应与品牌效应。
此外,学大在多省开设30余所面向高考复读生、艺考生等学生群体的全日制培训基地,该业务现阶段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本次会议现场,公司特别对全日制基地的优秀教师和学习管理师予以表彰,肯定其在日常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个性化方案制定,各学科教师助力学生在关键阶段实现突破;学习管理师则深入参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学习计划执行、心理状态调节到家校沟通,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陪伴。两支队伍的紧密协作,构筑起学大全日制业务的护城河,也成为个性化教育理念在更深维度的生动实践。
在基础教育领域,学大还持续深化个性化辅导方案,秉持“成绩、成长、成才”育人观,以“优质轻负”为教学原则,陆续在宁波慈溪、大连、苏州常熟和驻马店等地开设具有个性化教育特色的全日制双语学校——文谷学校。学校为每位就读学生定制成长路径,均已取得显著办学成果。建校以来,多位学子在各类竞赛和考试中表现突出,育人模式获得了社会与行业的广泛认可。学大教育希望立足于此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以期助力深入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在职业教育领域,学大教育更是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及民生紧缺需求,聚焦办学能力提升、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2025年6月,学大联合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展的《新时期个性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课题,获得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立项。学大通过将个性化育人理念融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等模式,为学生打造多元成长路径,通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助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效衔接。
凭借其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学大教育旗下以句象书店和千翼健康为代表的文化阅读和医教融合等创新业务,也延续了公司尊重个体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基因,凭借各自完备的智能化系统逐步成长为复合型的社会服务新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学大于2006年起推行集个性化学习测试、诊断、指导方案于一体的学情诊断系统——PPTS测评系统,已经积累了超200万学生成长轨迹数据。2014年,学大推出了个性化智能教育体系;2019年,学大正式提出“双螺旋”战略(DNA:Daily-New-Anywhere),彻底打通线上线下教学数据闭环。2025年4月,学大自主研发的“星图”大模型获得监管部门备案批准,公司也成为少数几家拥有自主大模型并通过政府合规审查的教育企业之一。
而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使规模化因材施教成为可能,金鑫表示需要警惕陷入“技术万能”的误区。他认为,个性化教育并非孤立学习,仍强调社交与合作,应坚持教师的人文关怀与专业判断不可或缺,同时赋能教师加速向“学习设计师”与“成长伙伴”转型,更加注重过程反馈与学习幸福感获得,以此响应社会对创新、协作、韧性等素养的需求。随着个性化逐渐成为优质教育的底色,学大希望能够成就每一位学生,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承诺。
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等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学大教育将积极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不断拓展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构建“AI+教育”新生态,引领个性化教育走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
面向未来,学大教育将继续秉持匠心、坚守初心,立足科技创新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服务体验、提升教学品质,进而回应国家与社会对教育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期待,为成为中国家庭与社会信赖的教育伙伴不懈奋斗,同时为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建设教育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所刊载信息,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和分析均来自公开渠道,如有任何不实之处、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大众商报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互联网新闻相关服务。本文仅供读者参考,任何人不得将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负。
如因文章侵权、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tousu_ts@sina.com。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5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