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福耀新使命” 若干“探讨”
文 / 黄国兴 ( “更文化理念”研究者 )
日前,福耀集团董事长曹晖先生在与北汽的座谈中,重申了“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的初心。此言掷地有声,既是对曹德旺先生创业精神的深切回响,亦是福耀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价值基石。当全球每四辆汽车就有一辆搭载福耀玻璃之时,我们深感:这家企业的使命,正呼唤一次与全球地位相匹配的升华——从“为中国人做玻璃”迈向“为世界做一片中国玻璃”。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回望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方兴未艾,玻璃市场却为外资所垄断。曹德旺先生以“为中国人做一片自己的玻璃”破局,其志在打破封锁,其心在产业自立。而今,福耀已实现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引领”的跨越,产品行销百国,服务涵盖全系车企。此时提出“为世界做一片中国玻璃”,非仅为口号之变,实为格局之升——是福耀从“中国的福耀”走向“世界的福耀”的必然选择,亦是中国制造业从“立己”到“达人”的价值跃迁。
昔年曹德旺先生于福清陋室之中,率众攻坚,三年磨一剑,终在1987年制成首片国产汽车玻璃,一举终结“国产车装进口玻璃”之历史。那片玻璃所映照的,不仅是技术突破之光,更是一个民族产业觉醒的晨曦。而今观之,此实为福耀全球征程之序章。
今日之福耀,在您的执掌下,已实现从“制造出海”到“智慧输出”的战略转型。在德国,福耀以工业4.0之智造赋能欧洲产业升级;在俄罗斯,构建本土化产业链,成就中俄经贸合作之典范;在北美,更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引领全球产业绿色转型。此时的“中国玻璃”,已非单纯器物——它以毫米级精度彰显“中国智造”水准,以共赢模式传递“和合共生”理念,更以卓越品质重塑全球产业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从“为中国”到“为世界”,变的是疆域,不变的是情怀。曹德旺先生“工业报国”的初心,在您的实践中升华为“兼济天下”的担当。东南亚的“本土化+国际化”管理,非洲的技能培训计划,疫情期间全球工厂的稳就业、跨国捐助——这些实践让福耀玻璃超越了产品本身,成为传递“美美与共”东方智慧的文化载体。这片玻璃,照见的是中国企业家从“民族担当”到“全球责任”的精神演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福耀两代企业家的接力,恰是中国制造业从追随到引领的缩影。曹德旺先生守护的是民族工业的尊严,您开创的是中国智造的未来。这种传承,守的是实业报国的本色,创的是定义行业新局的魄力。“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福耀的使命升格,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成长,更关乎中国在全球产业格局中话语权的提升。
立于时代交汇点,“福耀”若将“为世界做一片中国玻璃”确立为新使命,不仅是对“创业初心”最深刻的传承,也是对“全球行业第一”最精准的定义,更是“福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号召的最有力回应与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