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真
在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集装箱物流作为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6月30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物流行业盛会,本届物流双年展以“智慧·绿色·民生”为主题,汇集了马士基、中远海运等400余家全球领军企业,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集装箱卡车运输作为集装箱物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将货物从内陆运输到港口或从港口运输到内陆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集装箱卡车运输长期面临货物安全难保障、运输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和环保压力增大等系统性挑战,亟需突破性解决方案。
在这一转型关键期,笔者了解到集装箱内陆运输物流体系优化的推动者廖红球先生,他身兼企业掌舵者与深圳市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双重要职,凭借二十年行业深耕,以“政企双栖”的独特身份,敏锐捕捉技术创新运用的关键点,并精准地将其应用于企业实践,不仅如此,廖会长还善于借助政策东风,推动技术的推广与落地执行。同时,作为政策落地关键推手,他搭建起政企沟通桥梁,将技术创新与政策机遇深度融合,使创新实践兼具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样本。
集装箱卡车运输长期存在两大监控盲区:货物状态黑箱化和车辆运行不可视。对于生鲜、药品等环境敏感货物,运输过程中温湿度失控导致的变质损坏率居高不下;同时,车辆故障、货物异常难以及时发现,平均事故响应时间久,造成的经济损失年均达数十亿元,而这种监控缺失不仅推高了物流成本,更制约了供应链的整体运行效率。
针对上述发展困境,廖会长敏锐地捕捉到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聚焦于货物安全和车辆状态监测的短板,率先在行业内引入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构建了集装箱运输的实时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集装箱和车辆上的传感器,实时收集车辆的位置、速度、油耗以及货物的温度、湿度、震动等数据,车辆状态和货物安全进行动态监测,就像给运输过程安装了一双双“智慧之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这些数据将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这一单点突破的创新举措解决了中小型物流企业在货物安全和车辆状态监测方面的痛点。它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减少了货物损失和运输延误。同时,极大提升了供应链的可视化和安全性,破解行业安全监控难题,让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运输进度,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计划。廖会长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行业内部的广泛认可,还获得了政府的高度评价。随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管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凭借对政策的深刻理解和在智能监管领域的先行应用经验,他积极推动行业实施该政策。通过组织培训、分享经验,帮助会员企业高效落地智能监管体系,助推了行业整体的数字化水平,并促成了集装箱运输在智能化、标准化管理上的跨越式发展。
如果说创新运用物联网技术破解行业安全监控难题的单点突破是廖会长在集装箱内陆运输物流行业变革中的“破局利刃”,那么端到多端运输模式的创新则是他重构行业生态的“关键落子”。在集装箱物流体系中,“最后一英里交付”一直是影响供应链效率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内陆运输中,如何高效地将集装箱从港口运送到最终目的地,直接决定了物流成本和交付时效。
为提升交付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在与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企业的合作中,运用强大跨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廖会长率先在行业内突破端到端模式,采用端到多端运输模式。将仓储、港口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衔接,构建了一个更加高效、灵活的物流网络。通过端到多端运输模式,不仅减少了中转环节和装卸时间,实现了货物直达港口,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并缩短了交付周期至少五分之一。同时,通过优化仓储布局,进一步帮助物流企业降低了租赁成本,减少了货物积压,加快了资金周转。依托订单驱动模式,提升了行业供应链响应速度,提高了物流弹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创新模式大幅提升集装箱利用效率、减少了短途运输,从环保层面至少实现四分之一的碳排放削减,有力推动了绿色物流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凭借这些创新成效,他成功赢得了该企业长期合作以及大量稳定订单。
廖会长并没有将这一创新成果局限于自身企业的发展,而是通过协会平台大力推广,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众多同行企业纷纷效仿采纳这一模式,推动了整个行业运输模式的变革。2021年12月,为实现“双碳”目标与运输体系绿色转型发布《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他的实践成果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为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进一步印证了其探索的领先性。
最后,笔者发现廖会长从单点突破到行业生态重构的创新路径推动集装箱内陆运输物流体系优化与国际物流节倡导 “智慧·绿色·民生” 的主题高度切合,他的创新不仅解决了传统物流的深层矛盾,更培育了行业持续进化能力。当下,中国集装箱物流正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为全球贸易提供更优质的中国解决方案。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集装箱物流行业仍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在廖会长这样的行业领军者的带领下行业必将不断创新突破,为全球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绿色的物流保障。
举报邮箱: Jubao@dzmg.cn 投稿邮箱:Tougao@dzmg.cn
未经授权禁止建立镜像,违者将依去追究法律责任
大众商报(大众商业报告)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任何新闻采编等相关服务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01087号-2